【河南日报】普莱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 分类:媒体视角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2-25
-
分享到: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本报记者 胡心洁 杨玉璞
在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家从事兽用生物制品和药品研制与开发的企业。它曾全球首创禽流感(H9)三联、四联灭活疫苗,国内首创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由其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首家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国家级兽用药品研发中心。这家企业名叫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高科技领域大有作为的民营企业。
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普莱柯公司相继开发成功国家级新兽药17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建立国家标准39项,研发实力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细胞克隆技术、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及药物合成技术等方面,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兽药行业具有发展带动作用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公司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持续创新。”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许科一语道出了秘诀:“如果说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普莱柯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把创新做得更彻底、更持久。”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共有1700余家兽用药品企业,90多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低水平竞争和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兽药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唯一出路。
尽管做的是兽用医药用品,公司却有一个洋气的名字“普莱柯”。
张许科给出了解释:“普莱柯是"public like"的意思,从两个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意思是我们要做"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普莱柯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走过了四个发展历程:从中药深加工起步、化学原料药扬名、高新制剂奠定市场基础、生物制品使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的综合实力位居全行业1800家企业前五。
“这是公司的功勋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禽用新型疫苗的研发,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禽流感三联、四联灭活疫苗。”6月17日,在宽敞明亮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孙进忠向我们介绍道。
让孙进忠颇感自豪的是公司高效运行的两大创新平台。
一是经科技部批准依托公司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下设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高新制剂和中兽药4个研究所,20个研究室,致力于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产业技术研究。
二是公司先后与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境外机构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在兽用疫苗、高新制剂、动物专用抗生素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消除了双方的资源瓶颈,发挥了各方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效率,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失败的风险。
让用户获得更多实惠
畜禽养殖最怕什么?疫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无病防疫,有病治病。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畜禽传染病种类达202件,导致猪的病死亡率达8%以上,家禽的病死亡率达15%以上。
普莱柯公司在经营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探索,建立了“一个导向、两点原则”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机制。“一个导向”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两点”原则即瞄准锁定行业技术与产品的“空白点”和以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现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2006年,公司承担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家禽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果,国内首家研究建立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效价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并被列为国家标准,使该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由此诞生的新支流(H9)三联灭活疫苗和新支减流(H9)四联灭活疫苗两项新产品为国际首创;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新支二联灭活疫苗和新流(H9)二联灭活疫苗3项新型疫苗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兽药行业的产品结构创新与产业升级,为重大疫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疫病之一。但此前国内仅能依赖进口圆环苗,且每头份价格近30元,用户使用成本居高不下。2010年9月,由普莱柯历时6年攻关的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猪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猪圆环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打破了进口疫苗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科技创新为养殖户真正带来了实惠,这个疫苗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危害我国养殖业10年的重要疫病,养殖场每年可以节约免疫成本30亿元,减少疫病损失90亿元。
担当“食品安全”重任
近年来,包括“瘦肉精”在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尤其是药物残留,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普莱柯公司致力于动物专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兽药的研制与开发,从动物源性食品产业源头的动物养殖用药环节开发动物专用兽药,有效地解决药物毒性较大与残留高的问题。
2004年,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动物专用抗生素头孢噻呋原料药及制剂,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遏制人畜共用药交叉耐药性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兽药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普莱柯公司通过工艺创新,为产品注入新的内涵,把普通产品做得不普通。
恩诺沙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自上世纪80年代国外某公司首创以来,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多年来,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临床效果一直达不到进口产品的水平,普莱柯公司历时多年成功研发出优势晶型的恩诺沙星原料及其注射液,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
通过临床药动学实验证实:采用优势晶型恩诺沙星原料辅以制剂技术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显示相对生物利用度与进口产品一致,而普通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进口恩诺沙星的5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60%的传染病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普莱柯公司禽流感系列疫苗的研制成功,从养殖源头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禽流感的防控作出了积极努力。
从“想要为养殖户做点事”的创业初衷,到17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张许科深感欣慰:未来,随着国家对生物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普莱柯公司必将迎风而起,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不断降低养殖业用药成本,为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服务“三农”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日报】普莱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概要描述】 本报记者 胡心洁 杨玉璞
在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家从事兽用生物制品和药品研制与开发的企业。它曾全球首创禽流感(H9)三联、四联灭活疫苗,国内首创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由其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首家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国家级兽用药品研发中心。这家企业名叫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高科技领域大有作为的民营企业。
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普莱柯公司相继开发成功国家级新兽药17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建立国家标准39项,研发实力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细胞克隆技术、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及药物合成技术等方面,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兽药行业具有发展带动作用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公司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持续创新。”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许科一语道出了秘诀:“如果说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普莱柯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把创新做得更彻底、更持久。”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共有1700余家兽用药品企业,90多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低水平竞争和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兽药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唯一出路。
尽管做的是兽用医药用品,公司却有一个洋气的名字“普莱柯”。
张许科给出了解释:“普莱柯是"public like"的意思,从两个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意思是我们要做"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普莱柯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走过了四个发展历程:从中药深加工起步、化学原料药扬名、高新制剂奠定市场基础、生物制品使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的综合实力位居全行业1800家企业前五。
“这是公司的功勋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禽用新型疫苗的研发,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禽流感三联、四联灭活疫苗。”6月17日,在宽敞明亮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孙进忠向我们介绍道。
让孙进忠颇感自豪的是公司高效运行的两大创新平台。
一是经科技部批准依托公司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下设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高新制剂和中兽药4个研究所,20个研究室,致力于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产业技术研究。
二是公司先后与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境外机构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在兽用疫苗、高新制剂、动物专用抗生素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消除了双方的资源瓶颈,发挥了各方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效率,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失败的风险。
让用户获得更多实惠
畜禽养殖最怕什么?疫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无病防疫,有病治病。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畜禽传染病种类达202件,导致猪的病死亡率达8%以上,家禽的病死亡率达15%以上。
普莱柯公司在经营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探索,建立了“一个导向、两点原则”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机制。“一个导向”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两点”原则即瞄准锁定行业技术与产品的“空白点”和以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现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2006年,公司承担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家禽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果,国内首家研究建立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效价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并被列为国家标准,使该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由此诞生的新支流(H9)三联灭活疫苗和新支减流(H9)四联灭活疫苗两项新产品为国际首创;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新支二联灭活疫苗和新流(H9)二联灭活疫苗3项新型疫苗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兽药行业的产品结构创新与产业升级,为重大疫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疫病之一。但此前国内仅能依赖进口圆环苗,且每头份价格近30元,用户使用成本居高不下。2010年9月,由普莱柯历时6年攻关的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猪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猪圆环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打破了进口疫苗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科技创新为养殖户真正带来了实惠,这个疫苗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危害我国养殖业10年的重要疫病,养殖场每年可以节约免疫成本30亿元,减少疫病损失90亿元。
担当“食品安全”重任
近年来,包括“瘦肉精”在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尤其是药物残留,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普莱柯公司致力于动物专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兽药的研制与开发,从动物源性食品产业源头的动物养殖用药环节开发动物专用兽药,有效地解决药物毒性较大与残留高的问题。
2004年,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动物专用抗生素头孢噻呋原料药及制剂,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遏制人畜共用药交叉耐药性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兽药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普莱柯公司通过工艺创新,为产品注入新的内涵,把普通产品做得不普通。
恩诺沙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自上世纪80年代国外某公司首创以来,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多年来,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临床效果一直达不到进口产品的水平,普莱柯公司历时多年成功研发出优势晶型的恩诺沙星原料及其注射液,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
通过临床药动学实验证实:采用优势晶型恩诺沙星原料辅以制剂技术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显示相对生物利用度与进口产品一致,而普通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进口恩诺沙星的5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60%的传染病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普莱柯公司禽流感系列疫苗的研制成功,从养殖源头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禽流感的防控作出了积极努力。
从“想要为养殖户做点事”的创业初衷,到17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张许科深感欣慰:未来,随着国家对生物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普莱柯公司必将迎风而起,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不断降低养殖业用药成本,为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服务“三农”作出更大贡献。
- 分类:媒体视角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12-25
- 访问量:0
本报记者 胡心洁 杨玉璞
在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家从事兽用生物制品和药品研制与开发的企业。它曾全球首创禽流感(H9)三联、四联灭活疫苗,国内首创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由其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首家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国家级兽用药品研发中心。这家企业名叫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高科技领域大有作为的民营企业。
通过持续的创新实践,普莱柯公司相继开发成功国家级新兽药17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建立国家标准39项,研发实力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细胞克隆技术、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及药物合成技术等方面,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兽药行业具有发展带动作用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公司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持续创新。”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许科一语道出了秘诀:“如果说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普莱柯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把创新做得更彻底、更持久。”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共有1700余家兽用药品企业,90多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低水平竞争和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兽药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唯一出路。
尽管做的是兽用医药用品,公司却有一个洋气的名字“普莱柯”。
张许科给出了解释:“普莱柯是"public like"的意思,从两个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意思是我们要做"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普莱柯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走过了四个发展历程:从中药深加工起步、化学原料药扬名、高新制剂奠定市场基础、生物制品使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的综合实力位居全行业1800家企业前五。
“这是公司的功勋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禽用新型疫苗的研发,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禽流感三联、四联灭活疫苗。”6月17日,在宽敞明亮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孙进忠向我们介绍道。
让孙进忠颇感自豪的是公司高效运行的两大创新平台。
一是经科技部批准依托公司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下设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高新制剂和中兽药4个研究所,20个研究室,致力于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中的产业技术研究。
二是公司先后与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境外机构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在兽用疫苗、高新制剂、动物专用抗生素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消除了双方的资源瓶颈,发挥了各方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效率,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失败的风险。
让用户获得更多实惠
畜禽养殖最怕什么?疫病。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无病防疫,有病治病。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畜禽传染病种类达202件,导致猪的病死亡率达8%以上,家禽的病死亡率达15%以上。
普莱柯公司在经营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探索,建立了“一个导向、两点原则”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机制。“一个导向”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两点”原则即瞄准锁定行业技术与产品的“空白点”和以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现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2006年,公司承担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家禽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果,国内首家研究建立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效价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并被列为国家标准,使该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由此诞生的新支流(H9)三联灭活疫苗和新支减流(H9)四联灭活疫苗两项新产品为国际首创;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新支二联灭活疫苗和新流(H9)二联灭活疫苗3项新型疫苗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兽药行业的产品结构创新与产业升级,为重大疫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疫病之一。但此前国内仅能依赖进口圆环苗,且每头份价格近30元,用户使用成本居高不下。2010年9月,由普莱柯历时6年攻关的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猪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与开发”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猪圆环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打破了进口疫苗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科技创新为养殖户真正带来了实惠,这个疫苗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危害我国养殖业10年的重要疫病,养殖场每年可以节约免疫成本30亿元,减少疫病损失90亿元。
担当“食品安全”重任
近年来,包括“瘦肉精”在内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尤其是药物残留,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普莱柯公司致力于动物专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兽药的研制与开发,从动物源性食品产业源头的动物养殖用药环节开发动物专用兽药,有效地解决药物毒性较大与残留高的问题。
2004年,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动物专用抗生素头孢噻呋原料药及制剂,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遏制人畜共用药交叉耐药性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兽药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普莱柯公司通过工艺创新,为产品注入新的内涵,把普通产品做得不普通。
恩诺沙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自上世纪80年代国外某公司首创以来,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多年来,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临床效果一直达不到进口产品的水平,普莱柯公司历时多年成功研发出优势晶型的恩诺沙星原料及其注射液,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
通过临床药动学实验证实:采用优势晶型恩诺沙星原料辅以制剂技术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显示相对生物利用度与进口产品一致,而普通国产的恩诺沙星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进口恩诺沙星的50%。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60%的传染病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普莱柯公司禽流感系列疫苗的研制成功,从养殖源头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禽流感的防控作出了积极努力。
从“想要为养殖户做点事”的创业初衷,到17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张许科深感欣慰:未来,随着国家对生物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普莱柯公司必将迎风而起,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不断降低养殖业用药成本,为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服务“三农”作出更大贡献。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